自强不息 助人不止 爱心不已

发布时间:2018/09/18    发布人:民盟新乡市委

 颜玲,女,1956年生,中国民主同盟盟员,新乡市牧野区政协委员,新乡市剑文学校校长,新乡市特殊儿童救助中心主任,新乡市民盟“黄丝带”帮扶教育基地负责人。她的人生经历,使人称奇,令人感动。

 
自强不息
颜玲是原新乡市中原棉纺织厂细纱车间一名纺织女工,吃苦耐劳,干活麻利,是全厂有名的生产能手,担任一线生产组长,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。因自身体质原因,对棉纤维过敏。过敏是一种病,医学上叫“变态反应”。远离过敏源是最简便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。因此不得不病退。1986年,被迫离开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。
丢了工作,摆在她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是,今后怎么办?今后的日子怎么过?这是她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第一个严重挑战,也是后来每个下岗人员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。经过一番认真思考,她的答案是用自己双手,改变自己命运。人病退了,心不能病退。人在,心就在;心在,梦就在。于是她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,编织自己的梦想。当时,国家已经实行改革开放,大环境不错,各项政策比以前相对宽松,开始容许经办个体实业。正好她身边有一份可以借用的资源,就是在体委工作的丈夫,自幼习武,从事业余武术教育三十多年,在河南武术界小有名气,教过的学生上千人。颜玲耳濡目染,对中华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开始协助丈夫管理学生。可她一位纺织女工,除了带头和姐妹们努力生产,从没搞过管理。这没关系,不懂可以学嘛。为了学习管理知识,提高管理水平,1993年春节刚过,她南下广东,改革开放的前沿重地,进入汕尾市体育运动学校,一边工作,一边学习,从招生到教学管理,学习了很多先进理念和管理技术。1994年回到新乡后,在丈夫的帮助下,在市体育馆开办了“武术指导员培训班”,在此基础上,与化工路一所小学合作,创建了“新乡市武术学校”,招收了十八名学员。这些孩子们白天在小学学文化,早晚课余时间练武,解决了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管教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,市场需求很大,很受社会欢迎。第二年,学员增加到32名。此后几年,人数年年都有增加,最多时达到185名。随着学员人数增加,“武术学校”原来的简易教学场地明显不够用,在市教育局、市体委、牧野区教育局等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下, 2001年初自筹150万元资金,在牧野区小朱庄建起了教学、训练、住宿为一体的综合大楼新校舍。2002年,迁入新址办学,从小学到初中共八个年级,聘请了两位退休教授和一位中学高级教师,更名为“剑文学校”。
 
助人不止
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,办学校件随之完善,经济状况也有所好转。但颜玲一直低调,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,感恩社会,回报社会,热心公益,把时间、精力和资金,用于救助困难儿童,照顾孤寡老人,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。
1995年,颜玲的武术学校还处于起步阶段,经济上还相当困难。一天,在大街上见到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女孩,颜玲见她可怜,收留了她,办理了相关的法律手续,给她起了名字“蓝文”。现在蓝文已经长大成人,结婚生子,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。2001年,又接收了一个被父母遗弃的5岁男孩,起名“蓝剑”,蓝剑跟着武术学校长大,在剑文学校上完小学和初中,上高中时,因无城市户口,需交1万6千元学费,颜玲多方筹措,为这个孩子交齐了这笔费用。现在,这孩子正在“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”上大学。
颜玲的善举,让司法部门知道了。他们在执法过程中,往往遇到一个难题,就是许多被解救的小孩找不到父母;许多服刑人员的年幼子女无人管教监护,这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利,对犯人的改造也有不良影响。他们想到了颜玲,向她求助,请她接纳、管理这些无家可归的小孩。颜玲二话不说,满口应允。2003年5月,河南女子监狱一次送来32名犯人子女,经媒体报道,北京太阳村善心人士张淑琴亲自来新乡,在剑文学校主持“河南省新乡市特殊儿童救助中心”的挂牌仪式,成为“北京太阳村第六分校”,河南省唯一一家正式挂牌的民办儿童救助中心。
2004年7月,河南省第五监狱一次送来27名服刑人员子女,这些儿童来到救助中心,跟其他学生一起学习、生活,享受社会给予的阳光和温暖,不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利,对他们服刑父母的改造也会产生积极影响。颜玲以这种方式为国家分忧,为政府解难,尽一个公民的义务。
此后,公安部门一遇到这类问题,就把小孩往颜玲的学校里送。2010年12月底,一名弃婴(女)出生才十几天,被人贩子用安眠药麻醉,转卖到新乡,被公安机关解救,送妇产院抢救,市公安局电话请求颜玲帮助,她立即带了4200元抢救费交给医院,把孩子抱了回来,取名“蓝雪儿”,现已7岁多了;2011年公安局送来一个叫“茹果”的孩子,因父母贩毒关押无人抚养;2013年在剑文学校门口又捡到一名弃婴;2014年2月,市公安局送来一名孩子(监护人被羁押);2016年公安局送来仅8个月大的男婴“范怀元”,现已2岁;2017年10月公安局又送来一名5岁流浪孩子,名叫“小石头”。颜玲毫无怨言,不讲条件,全部接收。公安局的同志感叹:“颜大姐为我们公安解决了大困难!”
颜玲还关心孤寡老人,协助民政部门在凤泉区创办了“凤凰山敬老院”。为了节约资金,不辞辛苦,自己多次开车去郑州购置用品。亲自开车接送老人,嘘寒问暖,换洗衣服,帮老人端洗脚水,处理粪便。她既是管理员,又是服务员,老人们也把她当做自己的闺女。
 
爱心不已
颜玲今年62岁,上有老,下有小,中有夫,都是需要照顾的人。
老母亲生于1926年,有四个子女。大女儿常居国外,只有每年年初回国陪老人过春节。二女儿住在郑州,虽不算远,也不能经常伺候。小儿子虽住在新乡,但身患癌症。照顾老母亲的任务,就落在三女儿颜玲一人身上。老母亲原住在市里,颜玲就把母亲接到自己家,便于照料。老人的衣服总是洗的干干净净,穿着整整齐齐。经常变化着花样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。老人营养均衡,心情愉快,身体倍棒,九十多岁的人,天天骑着三轮车到处溜达。颜玲一有空就开车带老人四处游玩。老人正满怀信心奔百呢,就因为有这么一个特别孝顺的女儿。
家里小男孩叫范怀元,公安局2016年送来时才8个月。现在还离不开大人照顾。虽无血缘,颜玲视为自己亲孙子。
丈夫老年痴呆,近年来常年卧床,大小便失禁,全靠她悉心照顾,端茶送水洗尿裤,从没一句脾气话。
 
家里家外,老老小小,颜玲所关注的,都是弱势群体。她悉心付出,毫无怨言。这份情感出自内心,因为她自己曾经也属于弱势群体,或受到现在进入弱势群体的人的恩惠。如今她强势了,仍不忘记社会上还有不少弱势群体需要爱心和帮助,所以她一直关注,伸出援助之手,用这种方式,感恩社会,回报社会,不忘本。(撰稿人:畅玉良)